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知识产权   日本无印良品商标案败诉,以后在国内或只能叫MUJI!不过在中国败诉的不止它一个品牌

日本无印良品商标案败诉,以后在国内或只能叫MUJI!不过在中国败诉的不止它一个品牌

发表于:2018-10-30 关注 

  在国内,“无印良品”的店面有二种。

  无印良品是中国的店,无印良品MUJI是日本的店。

  近期因为商标问题,中国的无印良品母公司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就对日本的无印良品母公司株式会社良品计划及其中国分公司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提起了诉讼。



  该案子经过二审判决后,判定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胜诉。

  判决书称:

  “无印良品”这个商标本来是由海南南华实业贸易公司在2000年4月6日注册,

  核定使用在24类棉织品、毛巾、床单、枕套和被罩等产品,

  有效期限为2021年4月27日,并在2004年7月21日转让给2000年成立的北京棉田纺织品。

  而北京无印于2011年成立,同年北京棉田授权北京无印在中国独家使用有关商标。

  在华打输一场重要的官司后,家喻户晓的日本无印良品不仅丢掉了自己的牌子(以后在中国只能叫MUJI),此外还需赔偿62万元。


  01

  混淆的商标

  实际上,日本无印良品与北京棉田公司的商标纠纷由来已久。

  从1999年11月17日开始,“株式会社良品计划”向商标局申请注册“無印良品”商标,指定使用在第16、20、21、35、41类商品或服务上,却未申请在第24类(纺织品、床上用品、毛巾相关)商品上注册“无印良品”商标。



  半年后,海南南华实业贸易公司申请在第24类注册第1561046号“无印良品”文字注册商标。

  2001年4月26日,“株式会社良品计划”针对被异议商标向商标局提出异议申请,商标局核定异议商标使用在第26类商品或服务上。

  2004年1月,商标局裁定被异议商标予以核准注册,“株式会社良品计划”不服,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异议复审申请。

  直到5年后的2009年3月,商标评审委员会才做出商评字[2009]第04991号《关于第1561046号“无印良品”商标异议复审裁定书》(简称第04991号裁定),裁定被异议商标予以核准注册。



  《关于第1561046号“无印良品”商标异议复审裁定书》

  “株式会社良品计划”不服第04991号裁定,向法院提起诉讼。经过了一审二审,最后由最高人民法院做出最终判决,维持原判,北京棉田公司胜诉。

  但事情远没有结束。

  实际上,早在2004年8月,南华实业贸易公司就已经把“无印良品”商标转让给了北京棉田公司。

  2011年北京无印良品公司成立后,获得了该商标的独家授权。那时候,真正的MUJI并未大量进入国内。

  日本无印良品目前在北京店铺数量

  此后,北京棉田公司又反手控告日本无印良品,称其侵犯了棉田公司用在纺织品的“无印良品”商标权。

  2017年12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还就裁定了北京棉田公司胜诉,说是其无印商标“长期宣传和使用已具备极高的知名度”。

  法院还裁定,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应停止使用含有“MUJI”文字的企业名称。

  这就是说,今后日本“无印良品”不能再使用“无印良品”这四个字作为标识,中国“无印良品”则失去了“MUJI”的使用资格。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徐昕表示, 每个国家在其他国家进行市场开发时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一般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公司通常会对商标制定全球战略,比如,提前在准备进驻的市场注册好关联商标。

  徐昕建议,企业在走向国际化时,要注意按照知识产权的国际规则做好商标、专利等有关知识产权的整体布局。


  02

  无差的风格

  中国商店除了英文招牌是是“Natrual Mill”,与日本无印良品的“MUJI”不同外,商店内部装潢、产品、价格都几乎完全相同,相似程度被指高达99%。

  在消费者眼中,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Natural Mill无印工坊一直被视为日本无印良品的替代品。

  另外,给消费者带来困扰的不止是实体店的混淆。

  在中国线上平台天猫上,也同时并列着两家公司开设的名为“无印良品MUJI官方旗舰店”和“无印良品旗舰店”的线上店铺。

  前者作为日本官方店拥有着542万的粉丝量,中国版的“无印良品”店铺也积攒了94.6万的粉丝。



  有业界人士指出,日本无印良品在中国的市场之所以会被层出不穷的山寨品牌侵蚀,归根结底还是扩张太慢了。

  回顾品牌入华历程,自2005年第一家门店进驻中国上海,日本无印良品13年来在该市场仅开设235家门店。与在日本仅作为“杂货铺”开设在地铁站、街道边不同,谨慎的日本无印良品在中国始终以“精品店”的形象位于大型商业区。

  而据最新数据显示,刚刚获得10亿元融资的名创优品在国内的门店规模已达2000家,是无印良品中国门店数的10倍。

  此外,日本无印良品在中日的高昂价差问题也成为品牌在中国的绊脚石,据知情人士透露,中日市场这一价格差距最高可达2倍以上,更重要的是无印良品许多产品均为中国制造,消费者很大程度上是在为品牌在繁华地段的租金买账。

  尽管品质与设计是无印良品维持溢价的保障,但从商业模式来看其并非设计师或高端品牌。

  在意识到这点后,愈发精明的消费者选择流向其它性价比更高的品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山寨品牌的扩张。

  据时尚头条网数据显示,虽然日本无印良品在中国已进行9次降价,但品牌第二季度在该市场的销售额的同比增幅依旧放缓至10.4%,可比销售额下滑2.2%。

  随着社会整体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企业对品牌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引发的各种知识产权纠纷也不时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

  值得关注的是,日本无印良品并不是第一个在中国受到侵权且维权失败的品牌。


  03

  被山寨的巨头们

  美国Jordan就曾起诉福建的体育用品公司乔丹体育,这场官司打了五年之久,最终在去年年底结案,乔丹体育在鞋类、服饰等商品上可以继续使用“乔丹”的中文商标。



  美国运动品牌New Balance于90年代初期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并采用“纽巴伦”的中文译名,2003年成功注册“New Balance”商标。

  然而商标保护滞后,2004年最接近品牌译名的“新百伦”被广东一家民营企业注册,这家公司还向New Balance发起侵权诉讼,最终以New Balance赔偿500万元告终。



  令人一直疑惑的问题

  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就斐乐体育起诉中远鞋业、中远电子等四被告侵犯“FILA”系列商标侵权案作出一审判决。

  西城法院认为,被诉商品在鞋子及包装上使用的“GFLA图形”标识在构成要素、字形、读音、含义上均与原告第163333号“FILA图形”商标、第G691003A号“FILA图形”商标近似,其行为涉嫌侵犯斐乐体育的企业名称权,侵犯了原告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判令中远鞋业、中远电子等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791万元及合理开支41万元,合计832万元。



  除了中国,国外的商标侵权且维权事件也不少。

  2016年,据BBC报道,英国知识产权办公室在经过4月的听证会后,正式通过瑞士手表制造商Swatch(斯沃琪)提交的上诉材料,苹果无法在英国注册“iWatch”商标。

  作为瑞士知名的手表制造商,Swatch早在2014年就提出“iWatch”与其“iSwatch”和“Swatch”商标过于相似,容易造成混淆,向英国提出反对苹果注册“iWatch”商标的请求。

  同时Swatch向苹果已注册“iWatch”的所有国家商标局接洽,表示抗议。综合考虑后,去年苹果推出首款智能手表时,为其取名“Apple Watch”。



  2017年4月初,法国经典奢侈品牌Chanel起诉了美国电商平台亚马逊商家,指控亚马逊上约 30个商家涉嫌销售仿冒Chanel品牌logo的商品,大肆销售Chanel仿冒商品,比如印有Chanel标志的手袋、T恤和手机壳。

  到了6月份,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法庭对本案做出判决,Chanel起初要求每位销售仿冒品的商家赔偿200万美元,法庭将赔偿金降至10万美元,Chanel总计将获得大约300万美元的赔偿。


  来源: 北京商报